阳春三月,万物复苏,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,但往往也是家长最操心的时节。
俗话说“春天孩儿脸,哭笑无常,说变就变。”春天气候往往变化无常,阳光送暖和倒春寒交替来袭,细菌、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,抵抗力弱的孩子一不小心就病倒。
为什么春天会“百草萌芽,百病发”?
一方面,因为春天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,孩子身体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,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一大诱因。
另一方面,春季开学后,幼儿园、中小学校大量孩子聚集,病原也容易相互传播。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对付少儿春季多发病、常见病的“上上策”。康小妹帮各位家长总结了下面两大类、8种春季病的预防和应对方案,赶紧收藏吧!
第一类:传染病
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而且部分传染病还会引发危重并发症。因此在春天,传染病是孩子健康的首要大敌。
流感
别大意!春天是流感的末班车,仍是高发季节。
流感潜伏期为1-7天,多为2-4天。症状多为:突发高热、咳嗽(常为干咳)、咽痛、流涕或鼻塞、头痛、肌肉和关节痛以及全身不适。
怎么办?
五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,发病后要及时就医,根据医嘱规范进行治疗,并做好自我隔离。
注意给孩子多补充水分、多休息;饮食注意营养均衡、易消化,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,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。
若发现孩子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,同时出现咳嗽、喘息、面色发白或青紫时,有并发喉炎、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,要立即就医。
感染性腹泻
诺如病毒、轮状病毒,是春季常见的病原体,引起孩子“上吐下泻”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这两种都是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,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,可通过摄入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等传播。
这两种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,容易引起聚集性发病。儿童感染后症状较为剧烈,尤其是诺如病毒感染主要以呕吐为主,但一般均为轻症。
怎么办?
如果孩子患病,家长要及时就医,进行对症治疗。一般采取居家隔离,做好家中生活用品分开使用,清洁消毒,饮食以清淡、容易消化的流食为主。
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,孩子吐凶了、拉凶了,容易导致脱水,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有条件的话可以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、和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。
甲肝
很多家长都不知道,冬春是甲肝的高发期,而且和成年人比起来,它更容易找上少儿。一般先有3~7天左右的低热、酸痛、尿黄等。
怎么办?
不过,甲肝一般不慢性化,经过传染病专科医师治疗大多2~6周即可康复。
预防措施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,不喝生水及生吃瓜果等,其次是接种甲肝疫苗。
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,特别是像学校食堂、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,所以,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。
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水痘在冬春两季高发,其传染力强,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,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%以上。
怎么办?
孩子得了水痘,一定要早期隔离,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,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。
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,应隔离观察3周。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,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,保持清洁,避免抓搔。加强护理,勤换衣服,勤剪指甲,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。
总之,在春天要让孩子远离传染病的重点,就是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:
● 家中、教室勤通风
● 勤洗手
● 常喝水
● 早发现,早治疗
● 预防接种疫苗
第二类:过敏病
春季里空气干燥,加上风多、风大,花粉、飞絮的扩散量也大,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诱发哮喘、皮炎、结膜炎及鼻炎等。
过敏性哮喘
反复发作喘息、气急,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,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,经数小时至数天,用药或自行消失。
过敏性鼻炎
接触过敏原后,出现阵发性连续打喷嚏、流清水样鼻涕、鼻痒和鼻塞等。
过敏性结膜炎
通常发生在冬末春初或气候急遽变化的时候。眼睛发痒、有刺激感、畏光、流泪等。有些孩子还会双眼结膜充血,分泌物增多,有时发生眼睑水肿和结膜水肿。
过敏性皮炎
皮肤瘙痒、脱屑、起皮,起红色或者苍白的风团皮疹,有时可融合成片,皮肤外观变得像橘子皮一样,常伴有瘙痒,皮疹速起速退,退散后不留痕迹。
怎么办?
家长切记!无论哪一种过敏性疾病,都不要随意购买药物使用,最好带孩子到医院的变态反应科挂号,明确过敏原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治疗。
平时饮食清淡,营养均衡,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。同时注意让孩子远离过敏原。
总结
“春三月,万物生发”
春天是万物蓬勃生长的时节
少儿的春季常见病
家长无需太过紧张
但也不要松懈防病保健哦!